2024最新4大關鍵資產管理法規與解決方案
- Julia Lo
- 2024年10月14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在不斷發展的資產管理領域,監管機構在確保資產管理公司以誠信和透明度運作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最近,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於2024年10月09日發布的通函突顯了資產管理公司實務中觀察到的重大缺陷。下文將探討通函中列出的關鍵見解和建議,和強調道德行為和穩健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重大缺陷
利益衝突:證監會識別出許多案例,其中資產管理公司優先考慮自身或相關實體的利益,而非基金投資者的利益。例如,一些管理公司使用基金資產向關聯公司提供貸款,通常以比市場上更優惠的條件進行。這種做法不僅危害了投資者利益,也削弱了健康金融市場所需的信任。
風險管理失敗: 許多資產管理公司在識別和管理風險方面程序不足,出現了在沒有適當盡職調查的情況下對流動性資產進行重大投資的情況,導致流動性危機,並無法滿足投資者的贖回請求,缺乏穩健的風險管理實踐使投資者面臨不必要的風險和潛在損失。
資訊揭露不足:文件中強調了有關重大利益和衝突的揭露不足的令人擔憂的趨勢。資產管理公司通常提供模糊的揭露,未能向投資人說明與其投資相關的具體風險。透明度對於投資者做出明智決策至關重要,而缺乏清晰的溝通可能導致不信任和不滿。
估值問題: 適當的資產估值對於確保基金投資者獲得公平對待至關重要。 證監會發現有些資產管理公司未能準確評估基金資產,尤其是在投資違約的情況下。不準確的估值可能會誤導投資人了解其投資的真實價值,導致不良決策。
改進建議
為了解決這些缺陷,證監會向資產管理公司提出了幾項建議:
實施更強的衝突管理政策:資產管理公司應建立明確的政策,以識別、預防和管理利益衝突。定期的培訓和意識提升專案可以幫助確保所有員工理解優先考慮投資者利益的重要性。
增強風險管理程序:公司應採用全面的風險管理框架,包括定期評估和風險報告。這包括確保投資決策與基金的既定目標和風險配置保持一致。
改善透明度和資訊揭露:資產管理公司需向投資者提供及時和準確的資訊。揭露應包括潛在風險、利益衝突和任何影響基金表現的重要事件的詳細描述。
確保準確的估值實務:應定期審計和評審估值方法,以確保遵循最佳實務,包括對估值進行合理化和保存全面的文件記錄。
結論
證監會的通告提醒資產管理公司對其投資人所承擔的道德責任,透過解決識別出的缺陷並遵循監管指導,資產管理公司應培養透明和負責任的文化。這不僅可增強投資者信任,還將促進香港金融市場的整體穩定和完整性。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演變,保持警惕並對監管標準作出回應對於資產管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